今年初,隆庆帝诏令戚继光为“总理蓟州、昌平、保定、辽东四地兵务”。地位等同文官中的蓟辽总督。
四镇总兵官皆受戚继光节制。这还不算,老戚家军也从东南调往蓟州,归戚继光统辖。
如果诏令得到执行,戚继光将成为九边权力最大的将领。
戚继光还没赴任呢,事情就起了变化。
谭纶是革新派的一员。戚继光是谭纶的人。
戚继光坐大等于革新派坐大。故徐阶一党屡屡作梗,最终将戚继光降为蓟州总兵,领蓟州、永平、山海关三镇兵马。
那匹枣红马,便是戚继光前往蓟州赴任前送给林十三的。
林十三质问槽厩校尉:“枣红马是怎么死的?”
槽厩校尉战战兢兢的说:“它的颈脉上,插了.插了一支箭。”
林十三皱眉:“什么?”
他跟孙越火急火燎的赶到了马厩。
只见枣红马躺在地上,马血流了一地,已没了气息。
枣红马的马颈上插着一支箭。林十三上前,将箭拔出,箭尾上捆着一个羊皮卷。
林十三打开羊皮卷,只见上面写着“好自为之”四个字。
孙越怒道:“我日他娘!哪个狗杂碎欺负到咱们十三爷头上了?老子不答应!若让老子查出来,老子非扒了它的皮,抽它的筋!”
林十三道:“歇着吧你。我刚署理了北镇抚使,就有人给我下马威。”
“呵,这意思再明显不过。那些人能杀我的马,就能杀我本人!”
“好啊,我蜷居于驯象所,那些人真把我当成了病猫!孙越,不要等七日了。明日我便去北司上任!”
孙越道:“得嘞!您老掌了北镇抚司,朝中有些人该睡不好觉了!”
入夜,林十三回到了狗瘠薄胡同的老宅。福禄街的新宅因是严世蕃、罗龙文所赠,早就被他遗弃。
碧云如今已是三十岁的妇人,颇有美熟妇的韵味儿,芸儿亦然。
至于林有牛,他已有七十二岁高寿。前些年因御史参劾,他不得已关了冰窖生意。没了事做的他老的很快,已是老态龙钟。
白天六个时辰,林有牛倒有五个时辰是糊涂的。只有不及一个时辰清醒。
一家三代人在饭桌前坐定。
林有牛一拍饭桌,又开始犯糊涂了:“逆子!什么时候调到北镇抚司?真是个废物点心!老子花了二百两银子把你送进驯象所当堂贴校尉,日日盼着你有个升腾,能调去北镇抚司。”
“你倒好,不思长进,还在驯象所喂大象呢!”
林有牛患上了严重的痴傻症,当下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十二年前。
林十三喝了口茶,轻声自言道:“爹,这回可遂了你的心愿了。上头让我署理北镇抚使。”
林有牛老眼一亮:“什么?你做了北镇抚使?”
“嘿,好儿子。都说老来得子必龙凤。打你小时候我就跟你娘说,你这娃不一般,是干大事的。”
“噫,好,我儿升了!”
说完林有牛“啪啪”扇了自己两个大耳瓜子。
碧云在一旁道:“爹,您老这是做什么?”
林有牛笑道:“嘿嘿,我怕被喜痰迷了心窍。”
林十三叹了声:“唉,爹,您老越来越糊涂了。”
转头他问碧云:“不是让名医宋猥给咱爹开了药了嘛?吃了快一个月了,也不见好转。”
碧云道:“宋先生说了,老人的痴傻症是绝症,即便服药一年,治好的机会也不到半成。”
“你调去北镇抚司了?能不能辞了?我可听说,前四任的北镇抚使下场都不怎么好。”
碧云混迹京城贵妇圈这么多年,消息灵通的很。
林十三道:“蠢话。皇爷的圣旨岂能违背?宫里有人要让我当一柄匕首。这是我的命,逃得了一时,逃不了一世。”
吃罢了饭,林十三回到卧房,正要给碧云交公粮呢。
只听得院外一阵嘈杂声。
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来了!他前呼后拥带了二十几名随从。还押着四个被五花大绑的人。
林十三进得院中,拱手道:“大掌柜,您怎么来了?”
陆炳去世,陆绎闲居。朱希孝被尊称为“大掌柜”,刘守有被尊称为“二掌柜”。
因指挥佥事空缺。林十三这个北镇抚使,今后恐怕会被尊称为“三掌柜”。
朱希孝指了指被绑着的四个人:“下晌圣旨刚升你署理北司。今夜便有人派这四条狗盯了你家的梢。”
朱希孝怒道:“你们四个,我不管你们是谁家的狗。锦衣卫三掌柜的稍,不是你们想盯就盯的。”
“我知道你们身后的人地位比我高。故我不敢杀你们。”
“陆都督虽驾鹤仙去,但锦衣卫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骑脖子拉痢疾的!来啊,拉到院外,一人断一指。断指后放掉。”
不多时,院外传来
第222章 我林十三愿为开放海禁保驾护航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